她只活了9岁,却让143个村庄喝上干净的水
人生本就是一场苦乐参半的修行。
幸福的公式如果等于:快乐、投入与意义;那么,我们的功课,就是把那一半的泪水,赋予幸福的意义。
// 小女孩瑞秋的故事 //
住在西雅图的小女孩瑞秋·贝克维斯(Rachel Beckwith)9岁的生日过的有点失望,因为她刚从教会的演讲上得知,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干净的水喝。于是她请大家不要送她生日礼物,而是把买礼物的钱,捐给在世界各地为贫困村庄打井的组织 —— “慈善之水”。她紧盯着“慈善之水”网站上,自己发起的生日捐款页面,目标是募集300美元。
瑞秋发起的生日募捐
(图片来自网络)
瑞秋很小就显示出回馈别人、帮助别人的强烈意愿,5岁的时候,她把自己的长发剪了,用剪下来的头发,给因癌症或其他疾病而脱发的孩子制作假发…….
看着自己生日捐款界面上的数字增长缓慢,她倍感沮丧,然而,更大的不幸正要到来:生日过后的一个多月,瑞秋与家人遭遇车祸,其他人并无大碍,只有瑞秋伤势严重。
昏迷中,她无法得知自己生日捐款的数字不断攀升,甚至超过了自己暗恋的明星贾斯汀·比伯的庆生善款,已达到数万美元。
可惜,瑞秋再也看不到数字的继续增长了,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9岁……
瑞秋的妈妈萨曼莎在巨大的悲痛中,继续通过演讲的形式,传递着女儿的梦想,重新启动了网上捐款。最终,瑞秋的募捐获得了126万美元的最高纪录,可以为非洲140多个村庄的近4万人,提供洁净安全的饮用水 —— 我们中国人说“上善若水”,水,至善至柔,源源不绝,润泽滋养了所有的生命……
瑞秋的生命,永远定格在9岁
(图片来自网络)
// 来世上一趟,寻泪水欢笑共同铸就的,幸福 //
心理学家的实验发现,就连不会说话的婴幼儿,也会试图做出利他行为,他们会安慰看起来手指受伤的亲人。在扫描伤者和目击者的脑部时可以看到,二者脑部激活的区域是相似的,也就是说,在神经学的层面上,看到他人受苦,会令我们也感到痛苦。
利他主义,帮助他人,既是健康的动力,也是幸福的动力 —— 这也是这篇文章我们想要讨论的:我们穷尽一生想要追求的“幸福”,究竟如何获得?怎样才能获得“长久”的快乐?什么样的人生,才是好的人生?
过去百年盛行的传统心理学,都聚焦于解释和拯救人的痛苦;而近十几年兴起的“积极心理学”,研究的则是如何增强人感受“幸福”的能力。
“积极心理学”之父马丁·塞利格曼
(图片来自网络)
“积极心理学”之父马丁·塞利格曼把“幸福”划分为三个维度 —— 快乐、投入、意义。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,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,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,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。
马丁曾做过一个实验,他在一组问卷中抽取了10%自认为“非常快乐”的人,看这些人与普通人到底有什么不同。结果发现:他们并不富裕、相貌平平、身材一般、没有宗教信仰,也没碰到过什么特别的好运,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—— 热衷社交。他们都有恋人,有很多朋友,很少一个人待着。似乎人与人建立“联系”,是写在我们基因里的深层欲望。
大部分人在谈论“幸福”时,都是指这种“快乐”的感受 —— 愉悦而积极的情绪,尽管它短暂易逝,但获得也相对简单,有许多捷径,比如性、巧克力、药物等。而“积极心理学”的目标,是要将浅层次的快乐,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。
那么,这就讲到了幸福的第二层:投入。在马丁的理论框架里,一个人要获得持久的幸福,最重要的就是,发现和了解自己最好的品质、最擅长的才华,并反复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和事业里,为某个他钟爱的事物而“投入”:知识、艺术、事业、某种信仰……当一个人全情投入时,会进入一种“流”的状态,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,甚至也意识不到“自我”的存在。
(图片来自网络)
佛教修行的境界对这种状态有大致类似的描述 —— “心流”。就笔者而言,我能找到的进入“忘我投入”状态的方式,往往就是通过“艺术”,无论是欣赏艺术,还是在创造艺术之时(哪怕就是全情投入地唱一首歌,弹一首简单的钢琴曲)。那确实是一种比简单的快乐更迷人的状态,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受。
而幸福的第三层:意义,是个更为复杂且立体的概念。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和行为带来何种意义的解读和主观感受,完全不同。本文开篇的小女孩瑞秋的故事,告诉我们的是:帮助他人、利他,是找寻生命意义,获得幸福感的途径之一。
与他人命运休戚相关之感,这本也是写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,我们对这种感觉的描述,有一个世俗的名字,叫“同情”。将同情转化为行为,将感受转化为真正的“意义”,我们才能将因为目睹别人的不幸获得的“感同身受”,转化成获得了“意义感”与“力量感”的幸福。
神经科学家理查德·戴维森(Richard Davidson)博士一直在研究同情和善意行为对大脑的影响。他表示,在进行慷慨的活动时,大脑的表现与进行享乐活动时是不一样的 —— “当我们为自己做事情时,积极情感的体验较为短暂,因为它们依赖于外部环境,而当我们从事慷慨行为时,积极情感的体验能够一直延续下去,可能比参与的具体事件更为持久。”
帮助他人也带给我们一种目标感,而目标感和人生幸福之间存在强烈联系。
佛陀:“为了看清自己脚下的道路,就必须照亮他人的道路。”
人是一个复杂系统,人与人之间的联系,构成更加复杂的系统。你很难通过单一的某一种事物,来得到持久的幸福。但是,当你超越自我,获得了高质量的关系、爱、事业、或是比你自己更宏大的事业抑或信仰(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),意义就会自己浮现出来,这时,你就会意识到,你的人生是好的,你的人生充满有意义,与意义感紧密相关的幸福,甚至让我们愿意忍受痛苦。
总有人说,生而为人,我们从哭声中来,也在别人的哭声中死去。似乎在用此力证:人,生来就是受苦的。可是,但凡有过生儿育女经验的人,都能发现,孩子的笑也是与生俱来、无师自通的本领。哭是天性,但之前很少有人告诉我们,笑也是。人生本就是一场苦乐参半的修行,我们的功课,就是把那一半的泪水,赋予幸福的意义。
让我们回到开篇关于瑞秋的故事:瑞秋离世后一年,妈妈萨曼莎来到非洲,看到女儿瑞秋给埃塞俄比亚那么多村庄带来的福祉,她感到非常震惊,虽然丧女的痛苦依然如影随形,但在从村庄开出来的车子里,在被女儿短暂的生命影响到的遥远的非洲村落,她终于在失去女儿以后的时光里,第一次,放声痛哭……
作者:江洋
编辑:熙榕
推荐阅读
点击图片,查看更多近期内容
▼